苏炳添娇妻带着3岁儿子看比赛:进决赛 实在太梦幻了!

北京时间8月1日,一个大大的惊喜在东京奥运会赛场诞生,苏炳添闯进男子百米决赛,而且还是以半决赛成绩第一名的成绩晋级,黄种人闯入决赛,还将站在C位跑道,简直难以置信。

说起苏炳添的感情生活,其实他很早就已经结婚了,而且他的妻子是他的青梅竹马,两个人在初中时候就相识,相互陪伴了整个学生时代,那时候的苏炳添,甚至还没有专项去练习田径运动。

事实上,苏炳添和妻子林艳芳在初中就成为了情侣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早恋”,但是,这对小情侣却能从初中时代一直走到最后,并且结婚生子,见证另一半完成运动生涯历史伟业时刻,可以说,这个可爱的姑娘,真正嫁给了爱情,也选对了爱人。

苏炳添的妻子长得很漂亮,也很有气质,最关键的是,看起来非常单纯,跟我们常见的那种网红脸完全不同 ,两人虽然相爱多年,但直至2017年的时候才正式结婚,毕竟苏炳添的短跑事业越来越好,更多的时间都给了赛道,而缺少了对爱人的照顾。

不过,苏炳添的妻子林艳芳非常懂事,也识大体,她明白爱人的事业与梦想,所以全力在身后支持,之后她还生下了与苏炳添的第一个孩子,如今小家伙也3岁多了。而今夜,对于林艳芳和苏炳添的孩子来说,都是意义非凡的,或许作为最亲密的家人,林艳芳也没有想到丈夫可以进入百米决赛,这一刻,实在太梦幻了!


训练期间 苏炳添还在写自己的博士论文

中国选手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创造历史!

在8月1日晚上举行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,苏炳添以9秒98,获得第六名的成绩。这个瞬间,永远值得所有国人铭记!

图片

今年32岁的苏炳添,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留下太多令人震撼的时刻——

预赛中,他跑出10秒05的成绩!

半决赛中,他以9秒83打破亚洲纪录,成功晋级决赛,成为电子计时时代首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!

决赛场上,站在起跑线上的苏炳添,已经创造了黄皮肤的历史,创造了中国人的传奇!

苏炳添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12位跑进9秒83的运动员

“百米飞人”苏炳添在深圳一边备战一边写论文

苏炳添在广东中山出生及成长,大学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,现在是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。

从去年11月15日起,苏炳添、谢震业等20多名国家田径短、跨项目运动员,就来到深圳大运中心备战东京奥运会,直至今年7月5日离深返京。在训练期间,苏炳添还在写自己的博士论文,并与来自深圳龙岗区的青少年运动员们交流互动。

苏炳添在个人微博上晒出很多训练的画面——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备战东京

深圳大运集训助力提前适应赛场

“前期我们一直在广东训练,场地、天气和这里非常像。”7月31日,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预赛,在被记者问及“东京赛场湿度达85%对比赛状态是否有影响”时,苏炳添在赛后采访中这样回答。

苏炳添所说的广东集训地,指的便是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深圳大运中心。

在苏炳添的个人微博中,他几次晒出在龙岗训练的“日常”,外形犹如水晶石的大运中心体育场在背景中清晰可见。

图片

图片

据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副校长胡晓丽介绍,今年备战东京奥运会,已是苏炳添第3次来到深圳龙岗进行赛前集训。此前两次分别为备战2018年备战雅加达亚运会,2018年瑞士卢塞恩田径赛,每次平均训练40余天。

胡晓丽介绍,此次国家田径队短跑组运动员,以及营养师、体能师、康复师等保障团队在内的44人,在龙岗的训练和生活由深圳市体工大队、深圳市体校、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全程提供支持和保障,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,保证运动员安心训练。

他们生活训练的大运体育馆,周边有大运山、公园绿道、神仙岭水库等,环境清幽,人流较少,深受教练员和队员们的喜欢。队员们住的酒店还配备桌球台和乒乓球台,供训练之余休闲娱乐。“我们还负责对接了他们去龙岗红立方科技馆参观,去大鹏的海边做党建活动。”胡晓丽说。

“饮食保障是后勤保障中最复杂的工程。”据胡晓丽介绍,运动员所食用的肉制品均需通过兴奋剂检测、从北京空运而来。来自天南地北的国家队运动员,往往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,北方的面食、南方的汤粉、红薯等粗粮都得配齐,湖北和上海的训练基地也分别调来厨师,深圳市体工大队也派来了一位面点师傅,为运动员们提供营养膳食保障。

结缘大运

十年前大运摘铜,十年来数次大运集训

事实上,苏炳添与龙岗大运的缘分在十年前已开始。10年前,22岁的苏炳添以暨南大学国际经济专业学生的身份参加大运会。

2011年,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,苏炳添在大运中心体育场以10秒27秒摘得男子百米决赛铜牌,为中国代表团在该届大运会田径项目上赢得第一枚奖牌。

图片

10年间,大运体育场的百米跑道见证苏炳添无数次起跑、加速、冲刺,成为他多次出征国际赛事前的集训地。

2018年4月,苏炳添以及国家跳远队等一行20人在龙岗大运中心集结,备战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亚运会。

结束龙岗集训后,6月23日,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以9秒91的成绩追平男子100米亚洲纪录,并打破黄种人百米纪录。7月1日,他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巴黎站中再度跑出9秒91的成绩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亚洲第一飞人”。7月27日至8月18日,国家田径队再次集结龙岗,进行亚运会最关键的赛前备战训练。

10年后,32岁的苏炳添已是亚洲纪录保持者,是征战国际赛场的中国短跑领军人物。他的名字,代表着亚洲速度。

2021年1月11日,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在龙岗大运中心签约揭牌。中国田径协会、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、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。苏炳添、谢震业等多名运动员,共同见证龙岗与国家田径队的进一步“结缘”。

图片

这是落户深圳的首个奥运基础大项的国家队训练基地。这也是继中国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、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训练基地、中国田径队备战东京奥运会赛前训练基地、国家田径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(竞走)、中国田径队跳远与三级跳远训练基地后,又一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龙岗,未来有望开启深圳田径发展的新篇章。

单项征程结束 还有男子4x100米接力在等待

尽管苏炳添的东京奥运会单项征程已经结束,但他还将带领“接力天团”冲击男子4x100米的奖牌。

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上,苏炳添和汤星强、谢震业、张培萌就在该项目预赛中跑出37秒82的成绩,打破亚洲纪录晋级决赛。最终,四人以37秒90的成绩位列第四。

期待在东京奥运会的跑道上,“接力天团”能再创佳绩。


“亚洲人可以跑到9秒85” 苏炳添亲自实现了预言

8月1日晚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大战中,中国飞人苏炳添跑出9秒98获第6名!此前,苏炳添以刷新亚洲纪录的9秒83晋级百米决赛,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。

2018年苏炳添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,曾预言“亚洲人可以跑到9秒85,这个人可能是我。”今天,这个跑得越来越快的中国飞人实现了他的预言!

文 / 本刊记者 徐梅

编辑 / 周建平

采访一个正在享受长假的运动员毫无疑问是轻快的,更何况他刚刚结束的是一个成绩取得巨大突破的超级赛季。

再加上这样的成绩是意外之喜,以及他刚刚做了爸爸,有了一个健硕的儿子——儿子出生前他两次跑出9秒91的亚洲最快百米成绩,儿子出生后不到两个月,他以9秒92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摘得亚运会百米金牌,这块金牌也是他急速狂奔11年得到的第一块个人大赛奖牌。

这个幸福的人是苏炳添。初秋的早晨,我在鸟巢对面的酒店里与他见面,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米决赛,博尔特曾在鸟巢以9秒69摘金,一年之后又创造了9秒58的世界纪录。

世界纪录仍然不可企及,在亚洲却已经全面领先,并且在世界赛场上不断进击,中国男子百米项目的发展状况完美地映射在苏炳添的性格上,一方面他温和谦逊,十分好打交道,谈及目标时绝无壮语豪言,但交谈中你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练达、顽强和十足的韧性。

“你能跑到今天,最大的动力是什么?”

“因为我还想要!”

这响箭一般的回答当然会让提问者心中暗喜,但我并不想把这次丰富又愉快的对谈冠以这句十分“标题党”的回答,尽管他当时回答得很快,这肯定是他下意识里对自己最深刻最真实的总结,但面前的他更多时候显得舒展柔软——

这个神奇赛季开始前心里是没底的,“练这么少怎么比赛啊”;跑出新纪录后第一时间是小心翼翼的,“先不能高兴得太早,要看看有没有超风速”;伦敦奥运会决赛上跟博尔特一起竞速,“后半段不知道怎么跑的”……

“我有一个很实在的老公”,他的太太林艳芳在微博上这样表扬他,还配了个七夕他给她微信转账的截屏。他喜欢老婆这句评价,他奔跑的另一个动力也是为了这个家,“家人选择了相信你,支持你留在跑道上,你就要好好去工作。”

29岁,对于职场人士来说,正是当打之年,作为运动员,尤其是短跑运动员,这个年龄却已被视为“高龄”。天津全运会后,与苏炳添并称为中国百米双雄的张培萌宣布退役。苏炳添也把关系从广东省队转到了暨南大学,但他还会继续跑下去,在这个难得的大假结束之后,他将要一路不停,跑向2020东京奥运会。

“你为什么还在跑?”很多人这样问他,他说自己也问过一个人,“美国短跑名将罗杰斯,33岁了,还在跑,他的回答我觉得特别好。”

“为了生活。”

2018年8月26日,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,苏炳添打破赛会纪录夺得冠军

不是付出你就会有回报

人物周刊:从2015年5月尤金站的9秒99到2018年6月22日在马德里跑出9秒91,这0.08秒的进步用了整整三年。如果我们相信付出就有回报,那三年其实也不长,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你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,付出是否会换来新的突破。这个过程会不会特别煎熬?

苏炳添:极限就是你不知道,你只能不停往前,每一次在前一次的基础上,再向前一点儿。运动员不是说每天或者每年都正常训练,就一定能保证自己可以进步,技术、运气,各方面水到渠成,成绩才有可能出来。这三年不太容易,幸好我一直没有放弃,没有放弃才有这个结果发生。

人物周刊:从今年1月27日你参加第一场室内60米比赛开始,直到9月9日在洲际杯上跑出10秒03,结束今年的所有比赛,今年你的状态好得惊人,最让人赞叹的是你每个月都会跑出一个高水平的成绩,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,2017年冬训发生了什么?

苏炳添:其实我1月出发前心里是没有底的。2017年10月我结的婚,刚结婚就不想要离家太远,就打了报告说,我不随队去美国训练了,队里也很理解,同意了。

当时我的主管教练袁国强也带队去美国了,他把我交给跳远项目的美国外教兰迪。兰迪2013年来中国带跳远队,冬训我就跟他练。说实话,我当时有伤,虽然还想继续跑,积极治疗,训练上我也习惯了认真对待,不打酱油不偷懒不糊弄,但自己下一步到底该怎么练,怎样才能突破,是否还能突破,我都不知道。对他,我就是尊敬、配合,但也完全没有更多想法,那时候我对下一步没有太多寄望,这是真实的想法。

人物周刊:后来取得那么好的成绩,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吗?

苏炳添:的确是有很多惊喜。他每天的训练计划都不多,一天最多跑三个全速,热身活动的时间很长,原来很多小的训练科目都融合到热身里了。技术上他帮我改了下摆臂和起跑。我当时的感觉是他的训练计划内容不多,练得不累,自己感觉挺好的,我们以往冬训都是练得非常苦的。那时候我觉得,哎呀这次冬训练得不多,后来夏天跟他练,发现冬天已经算是练得多的了,哈哈哈。

当时身体感觉不错,但是训练时成绩并不好,去欧洲参加室内赛前心里并没有底。出发前有记者采访我,我就说60米我预想能跑到6秒6吧,这个成绩对我来说算是一个很差的成绩,但我不敢说太高,因为完全不知道能跑成什么样。

人物周刊:什么时候开始有信心,对这个赛季有想法的呢?

苏炳添:我一直就是练得多嘛,练少了自己都不踏实,比如现在放大假,兰迪说一点儿都不许练,身心都要完全放松,我其实歇两天就坐不住了,总想着是不是应该跑一跑。他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,我对他的信心是在实验成功之后出来的——

1月27日在德国柏林的决赛我就跑出了6秒55,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;2月3日我在德国卡尔斯鲁厄预赛跑了6秒53,决赛6秒47,破了亚洲和全国纪录,当时心里就感觉到很惊喜。兰迪没有跟我一起去,他在电话里说他认为我可以跑到6秒45,结果三天后我真的就跑出了一个6秒43。这个成绩出来,他又说,“呃,你其实可以跑到6秒40。”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就也想看看自己下一站还能多快,结果2月底就拿到总决赛冠军,3月3日在英国伯明翰预复决三枪一枪比一枪快,6秒42,第一次拿到世锦赛亚军。

室内赛跑得这么好,当时所有人都在猜我今年能在室外百米上跑多快,我自己也跃跃欲试,感觉自己今年可能突破,估算能跑到9秒95,从9秒99到9秒95,只有0.04秒,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,已经是很敢想的了,没有想到6月23日就在马德里挑战赛上跑出了9秒91。

人物周刊:当时你好像很平静?

苏炳添:不是平静,是不敢高兴太早。因为5月27日在尤金有比赛,我是奔着在那里再创佳绩去的,成绩出来9秒90,我太兴奋了,都没注意看清楚是否超风速(国际田联规定了顺风风速的界限,即每秒2米,顺风超过这个速度称为超风速,运动员在超风速下所创成绩有效,不过不列为任何纪录),后来有人提醒我,“超风速了!”哎呀,那个打击!

马德里这场确定没有超风速,我特别高兴,但是那站身体反应很大,捧着花就呕吐了,哈哈哈。7月1日,在巴黎又跑出一次9秒91,这次真的是非常高兴,也没有吐。

人物周刊:苦练了那么久都没有突破,一个跳远教练来指点一下就发生了质变,这个好像有点儿让人不太能接受啊?

苏炳添:我室内赛第二场时,韦永丽(中国女子百米冠军)跟她教练也在一旁看,下来她们就说,“哇,看你比赛,感觉像换了个人一样!”可能是心态的变化,也可能是技术动作的改变,我们现在跑,其实都不是纯靠天赋的,都是技术,技术越磨越细,还有就是比赛能力的不断开发。

很多人说哎呀,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训练水平太低了,中国教练太差了,我认为不是,我们的教练也很棒,但是他们带到一定的水平之后,可能就没办法再帮助队员突破了。这很正常的,我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教练,但是世界纪录是9秒58,这个也是在我能力之外的,也许我把下一代运动员带到一定阶段,我也带不上去了。

人物周刊:从刘翔那时候开始,中国田径就非常重视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练赛结合了,你今年完全是“以赛带练”,这个是兰迪的主张吗?

苏炳添:是的,这一点上他非常坚决。2019年我参加的比赛会更多,今年我光室外比赛一共跑了十枪,他的计划是明年我室外至少要参加十场比赛,每场比赛有预决赛,有的还有复赛,这样算下来会远远超过今年了。多参赛、边比边练看起来不复杂,但是这意味着训练、比赛、恢复的节奏加快,体能、技术、参赛能力还有神经肌肉系统的调动都要有一个系统化的调整升级,我感觉这会是一个再次挖掘自己潜力的过程,兰迪也说,“我要把你身上封印的能力释放出来!”

2018年8月20日,北京,中国田径队亚运会出征仪式,苏炳添(左)、巩立姣(中)、韦永丽三人合影

最慢的时候跑不过女孩儿

人物周刊:每一次改变都有风险,但也可能带来转机。2015年你在尤金站跑进10秒之前,因为改起跑动作,有个阶段连达标都很难。这一次是不是也很庆幸,幸亏自己没有真的退役不跑了?

苏炳添:2015年在美国冬训,真的是连女孩都跑不过,只能跑10秒8,那个时候很痛苦,动作已经改了,成绩上不去,也不能再改回去吧!我们改动作,就像吃饭,从右手改到左手拿筷子一样,开始真的是非常别扭的。

我特别感谢我的队医“小胖”朱志伟,这么多年他一直陪着我。2015年的时候,我其实有点儿灰心,他说,“冬天嘛,人的机能都是最弱的时候,更何况你还属蛇,蛇不都冬眠嘛!别担心,春天肯定好了!”这话也不见得有什么科学道理是不是,可是那个时候能给我安慰啊,5月我真的就跑出了9秒99。2017年冬训开始,我都在治腿伤,也是他陪我,每天从天坛体育公寓到北四环的医院,坐车往返要三个小时。我特别感谢他,最难的时候,他总在我身边。

人物周刊:你从小到现在,无数次站在百米起跑线上,你感觉到自己比小时候更轻松,还是渐渐有了年龄的负重?

苏炳添:哈,没有,我觉得更轻松一点。我现在其实真的能够享受一下比赛,特别是国外的分站赛,环境很美,百米其实跑来跑去,就是那几个人,参加比赛多,大家也都熟了,他们也认得我了,会过来打打招呼,互相看看训练,很愉快的。像全运会、亚运会这些,因为自己肯定是带着目标去的,压力也大,的确是不容易享受的。但是我现在担子也没有那么重了,作为一个老队员,尽量带动年轻人、带动这个项目的发展就好,最好的成绩应该不是由我来创造了,但是也许这样的轻松氛围反而可以让我更容易创造出更好的成绩。

人物周刊:你在亚运会夺冠后说,亚洲人肯定可以跑到9秒85。这会是你2019年的目标吗?

苏炳添:我相信亚洲人是可以跑到9秒85的,这个突破的人可能是我,也可能是别人。2019年我的希望是稳定住,能够突破9秒90。

人物周刊:博尔特已经退役了,他的纪录还是无人能及,顶级选手基本都把跑进9秒6作为目标,你会有沮丧的情绪吗?

苏炳添:没错,我们就算跑到9秒80,世界纪录也还是非常遥远。伦敦奥运会时,博尔特就在我旁边,我当时是满心想要放手一搏的,因为我没有别的想法和压力嘛,就是想跟他一起跑。他那么快,我就全力以赴看看到底差多少就好了,说不定还带出我的潜力,创造一个奇迹。

起跑,前30米,我感觉自己跑得很不错,甚至还稍稍领先,忽然他就上来了,然后就……不见了!我当时就乱了,“啊!他这是怎么跑的?”后面我就僵了,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跑了。

有一次,我遇到一个奥运会冠军,他的项目不是关注度很高的,他说,“你看你多好啊,就算没有奥运会冠军,只要破亚洲纪录,照样受到关注。”我说,“我还羡慕你呢!我们再怎么跑,也拿不到金牌啊!”我其实更看重金牌,纪录总是不断被打破的,但是奥运冠军,你只要拿了,它永远是属于你的。

但是人家也提醒我们,珍惜自己所有的,短跑这个项目是竞技体育桂冠上的明珠,我们的一点点进步和突破都得到极大的关注和认可,这也是对我们一代一代短跑选手的鼓励吧,我们跟自己同水平的相比,在进步,你跑到自己想要的目标、想要追赶的对象就可以了。过去我们落后于日本,现在我们超过了他们,他们在追赶我们。

不为生计为职业

人物周刊:你现在是不是幸福值特别高?家庭幸福,这一年又像台收割机一样,刷刷刷收割了那么多好成绩。

苏炳添:(笑)是啊,很多人都说今年是我的丰收年,成绩突破了,又有了儿子。我因为训练比赛,很少陪伴他们,还是要努力,让他们幸福。洲际杯结束我就直接回家了,这次因为有活动才来北京的,在家天天也不出门,就是抱孩子,半夜起来给他喂奶……

这段时间休完假以后,按照兰迪教练的计划,2019年的比赛会非常密集,从年初一直到10月的多哈田径世锦赛。之后就要跨入奥运年,先是2020年3月南京的世界室内锦标赛,之后再过五个月,就到2020年8月份奥运会了,这三个大赛完全扣在一起,没假放的,所以,这个阶段是我们最后的假期。

人物周刊:对于你来说,其实早就可以功成身退了,更何况现在又两次跑出9秒91,自己继续苦练的动力是什么?

苏炳添:我还想要!我想要跑得更快!并且家人选择了相信你,他们愿意付出更多来支持你。

全运会后我觉得我还想练,婚礼后第五天我就回广东队开始恢复训练了,太太也很理解。她快要生了,我还在外面比赛,听到她说住进医院了,我赶紧往回飞,飞机落地,孩子已经生了,第一时间我都没有能陪在她身边,心里是很亏欠的。

为什么还要跑下去?我也问过美国名将罗杰斯,他33岁了,还在跑,他说,“为了生活!”

我觉得这个回答特别好,生活不只是糊口,跑步是我们的职业,我们应该把自己能做到的做好,不让家人、朋友、身边的人失望,带动从事这个项目的年轻人,既然选择了,就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做。

2017年10月10日,广东中山,苏炳添和妻子林艳芳

人物周刊:对你而言,从事竞技体育这么多年,竞技体育给你最好的训练和塑造是什么?哪些特质是在运动竞技中发展出来的,如果从事其他职业可能就没有办法开掘或者强化?

苏炳添:抗压能力或者是承受力。练体育的,他的应变能力会强。处理大事、急事,会更加沉稳,更加有抗压能力。确实体育这个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走,但是你可以尝试一下。一个运动员成功的背后,总有很多付出、痛苦,他必须经过很多的煎熬才会有今天,这个过程也给了运动员不一样的承受力。我的小孩,将来不管他想不想走专业的路,我肯定要让他去吃下这个苦的,锤炼一下。

推荐阅读